BT财经

亚洲有影响力的金融信息服务传播平台

IP属地:北京
    • BT财经BT财经
      ·05-17 16:42

      论玩命,在这个领域没人拼得过京东方?

      京东方在中国信息产业,一直是一个传奇。 在1993年,当三星正着手建设第二代LCD生产线时,一个名叫东方电子的企业在北京酒仙桥悄然诞生。这个在原来的747厂,也就是北京电子管厂基础上改制而来的公司,后来被人们所熟知——它就是京东方,未来将成为三星在液晶面板领域的最大竞争者。 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王东升,这位747厂的最后一任厂长和新公司的改制操盘手,正忙于带领员工进行股份制改造。他们自筹了650万资金,并一心一意地与银行进行债转股的谈判,无暇顾及液晶产业的发展局势。 然而,历史总是善于制造惊喜。京东方成立后的两年,也就是1995年,液晶面板行业迎来了第一次衰退。而在这个时候,三星却逆势而行,全力扩大产能。到了1998年,韩国陷入亚洲金融危机之时,三星的LCD液晶面板出货量已达到了全球第一。 与此同时,还在努力清理公司债务的王东升,也看到了LCD产业的巨大潜力。他力排众议,不惜一切代价说服了各方股东,在东方电子设立了LCD研发小组。在CRT技术仍然占据顶峰,等离子显示技术日益成熟的背景下,王东升的这一决策无疑是一场豪赌。 但王东升是一个善于利用规则的人。他抓住了国家债转股的政策红利期,通过紧抱银行的大腿,让东方电子在改制转型当年就实现了盈利。三年后,他更是通过一系列的财务运作,将东方电子带上了B股市场,募集到了3.5亿港币。这也标志着京东方和王东升,被誉为资本运营高手的开端。 募集到资金后,王东升的梦想变得更大了。他不仅要让京东方的收入在2010年达到200亿,还立志要用10-15年的时间将京东方打造成中国的三星。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LCD这条道路。 然而,他面临的阻力是巨大的。当时中国主要的CRT企业为了增强实力,大肆收购国外的CRT生产线,导致全球7成的CRT产能逐渐转移到中国。而另一家电巨头四川长虹虽然也做出了新的选择,却选择了等离子技术,放弃了LCD
      26评论
      举报
      论玩命,在这个领域没人拼得过京东方?
    • BT财经BT财经
      ·05-17 08:35

      魅族造车,黄章这次不会再输雷军?

      近日,沉寂已久的魅族突然火了起来,因为造车。 据凤凰网科技报道,魅族无界智行官网上深度定制的Flyme Auto全案中曝光了两款车型,分别是即将亮相的领克Zero,以及魅族的MX,首款以魅族品牌命名的魅族MX汽车引发市场期待。 BT财经在14日登陆魅族无界智行官网却未能发现相关车型。如此快速地“紧急修复”,据称是因为车辆名称未正式确定。在小米SU7发布仅一个多月后,魅族发布新车,再一次将雷军和黄章的恩怨推到前台。 魅族创始人黄章一度被手机圈称为“中国智能手机教父”,魅族在2009年发布的魅族M8,几乎开创了国内智能手机的先河。先有魅族在国内市场风头正劲,才后有华为、小米、OPPO和VIVO的中国智能手机四大天王,魅族当时是当之无愧的智能手机王者。 黄章最初并不是做手机,而是以MP3起家,2006年魅族用了三年成为中国MP3行业第一,但当时MP3市场颓势尽显,黄章深知该到转型的时候了,却又不知道该转行做什么,刚好2007年1月乔布斯以iphone惊艳了全世界,这为黄章找到了转行的方向——做智能手机。两年后的夏天,魅族M8顺利问世,这款技惊四座的手机一经问世就在中国手机市场引发巨大关注,甚至还吸引了乔布斯的注意,并声称魅族M8“Stole our ideas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窃取了我们的想法和知识产权)”。 在这个时候,雷军也盯上了手机业务。并借着天使投资人考察的名义参观了魅族,黄章对此表示欢迎,并毫无保留地和雷军探讨,据黄章后来的发文称,探讨内容包括“从整体理念到手机如何做、为何这样做,开发流程到供应商选择,生产和销售,公司状况和计划到核心人员介绍和接触及财务报表。”雷军见到了魅族手机多项不同凡响的技术,还有开发流程到供应商选择,以及生产和销售,有了入股魅族的想法,但被黄章婉拒。但雷军很快成立了小米手机公司,据当时媒体报道,雷军或挖了魅族
      78评论
      举报
      魅族造车,黄章这次不会再输雷军?
    • BT财经BT财经
      ·05-16 17:20

      雷军卖力宣传的一体化压铸,被开创者特斯拉抛弃了?

      一体化压铸正在成为新能源车赛道的“宠儿”。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激烈的竞争下,车企纷纷入局汽车一体压铸技术。比如AITO问界M9在宣传中就提到,得益于采用9000吨压制机的一体化压铸铝车身,新车内部布局更加灵活,可实现三排均为纯平地板,借助带电动滑轨的座椅,实现3/4/5/6座多种布局。 雷军在小米汽车发布会上特别强调,特斯拉最新落成一体化压铸工厂是9000吨,而小米自主设计的一体化压铸工艺系统(9100吨)已经超越特斯拉。48小时后,小鹏发布会上宣布小鹏X9采用12000吨一体压铸,且传闻小鹏正在安装16000吨级压铸单元。另外,哪吒汽车官宣,联手力劲集团共同研发20000吨一体式压铸机。 然而,令全行业错愕的是,一体化压铸的引领者特斯拉,在全球多家车企纷纷跟进的情况下,却突然宣布要放弃在一体化压铸技术上继续探索,这似乎预示着该技术存在缺陷。 一体化压铸技术到底是何方神圣?究竟能对新能源汽车带来什么优势? 一体化压铸并不神秘 其实一体化压铸技术并不神秘,说白了就是对传统汽车制造工艺做的革新,可使车身轻量化,节省成本,提高效率,缩短供应链,整车制造和运输时间都将缩短。同时,一体化压铸技术的应用可以降低生产、土地、人工等成本。 一体化压铸技术最早由2019年特斯拉提出,并于2020年应用在Model Y的后底板生产上。随后,小鹏、蔚来、沃尔沃、大众、奥迪、奔驰等车企开始布局车身及底板一体化压铸工艺。未来,除外覆盖件外,其余车身结构件的冲压和焊接环节均有可能被一体化压铸工艺替代。据测算,国内一体化压铸的市场规模到2025年预计达272亿元。 故事的源头,要追溯到2019年,特斯拉提出了用一体化压铸技术生产汽车底盘的后车身。2020年,这项技术正式投入使用,首搭车型是Model Y。 2020年9月,特斯拉宣布Model Y采用一体化压铸生产后车身地板总成,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
      136评论
      举报
      雷军卖力宣传的一体化压铸,被开创者特斯拉抛弃了?
    • BT财经BT财经
      ·05-16 09:01

      李斌何小鹏不和李想玩了?

      近期,何小鹏和李斌在高铁上的搞怪自拍上了热搜。 引发广大网友关注的不是他们拍照有多搞怪,也不是他们是小鹏和蔚来的创始人,而是因他们俩人近期互动的过于频繁,由此前蔚小理共同进退的“创始人三兄弟”,隐隐变成了何小鹏和李斌的二人转,甚至有网友戏称:“雷军一桃杀三士,瓦解蔚小理联盟。” 其实李斌、李想和何小鹏的最新动态,确实因为行业竞争白热化,和雷军进入造车领域有一定关系,按理说雷军作为新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对手,才是三人组共同的“敌人”。但是造车新势力中理想一骑绝尘,隐隐有甩开小鹏和蔚来的架势。2023年在蔚来和小鹏分别亏损211.5亿元和103.8亿元的情况下,理想却走出了不同的路线,117亿元的净利润,或让李斌和何小鹏的心里五味杂陈。几乎是同时在一个赛道创业的三人组,李想已经成了赢家,三国时期弱势的蜀国和吴国联盟,共同对抗曹魏的情形会再次上演吗? 此前,李斌、李想和何小鹏三人的关系较为复杂,起码表面上一团和气。李斌在创立蔚来时,本想拉着李想一起,但李想自己也想造车就没答应,但最后还是给蔚来投资了,也算是李斌的投资人。李斌没有想到的是,自己早期找到的李想和雷军两位投资人,最后都成为他的强劲对手,目前理想已经盈利过百亿,而小米汽车风头正劲。 其实何小鹏和李想私交也不错,在小鹏降价引发不满后,还主动约李想告知经验,帮着李想少踩不少坑,此前三人的关系就如上图一样亲密无间,但这番景象可能回不去了,李斌作为蔚小理中大哥,眼睁睁看着二弟盈利自己却巨亏,心理上、面子上或都挂不住。这或印证李斌和何小鹏为何近期频繁互动,又是送车又是一起出差。 从资本市场来看或更为残酷。因为理想盈利,理想的股价和市值相比蔚来和小鹏较为坚挺,截至5月14日收盘,蔚小理的美股股价分别为5.410美元、8.09美元和27美元,三家上市发行价分别为6.26美元、15美元和11.5美元,蔚来和小鹏跌破发行价,而理想的股
      67评论
      举报
      李斌何小鹏不和李想玩了?
    • BT财经BT财经
      ·05-15

      中芯国际有一位“芯片界的逆境大师”?

      梁孟松,一个在半导体领域屡创奇迹的名字。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电子工程博士学位后,他便投身于超微半导体领域,专注于记忆体相关工作,累积了丰富的研发经验。拥有五百多项专利和450多篇文章的学术成就,使他在业界崭露头角。 时光回溯到1992年,台积电刚刚起步,创始人张忠谋独具慧眼,将梁孟松招致麾下,委以重任。在台积电,梁孟松以其深厚的专业背景和出色的研发能力,推动了半导体产业的一场革命。他参与的浸没式光刻技术帮助台积电攻克了90nm制程,又采用铜支持及低介电质技术,实现了65nm制程的突破,使得晶体管密度翻倍,为台积电的技术发展立下赫赫战功。 然而,在台积电的关键时刻,一场内部的人事变动让梁孟松选择了离开。梁孟松是台积电有史以来专利数第二多的核心工程师,台积电待了两年,连续突破45nm和40nm制程,张忠谋出面极力挽留,给他设立了一个“超越摩尔定律办公室”,这种奇怪的虚名不是他想要的。 尽管外界对他的离任感到惋惜,但这却成为了他传奇经历中的又一个转折点。 2011年,梁孟松加入三星,他的到来为三星的技术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三星技术制程陷入瓶颈时,他果断提出放弃20nm制程,直接从28nm升级到14nm的大胆决策。这一决策不仅让三星在技术上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更震惊了整个半导体行业。台积电等竞争对手被迫加速技术研发,但已然落后一步。 在梁孟松的带领下,三星的14nm FinFET工艺于2014年底投产,2015年即实现大规模量产,领先全球。他的这一成就不仅让三星在半导体市场上大放异彩,同时让梁孟松的名字成为了传奇。 这时候,张仲谋对梁孟松下了“江湖追杀令”。为了封锁三星的技术,台积电针对三星和梁孟松展开了长期的诉讼。但由于梁孟松的竞业协议已经到期,因此台积电主要诉讼的目标其实是“技术侵权”等方面。这方面的诉讼举证比较困难,所需的时间并不短。 最后,不堪烦扰的梁孟松选择离开三
      375评论
      举报
      中芯国际有一位“芯片界的逆境大师”?
    • BT财经BT财经
      ·05-15

      吉利反超比亚迪,李书福的野望到底有多大?

      吉利创始人李书福最近可谓风头无两。 近日,李书福搭档俞敏洪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线上直播,这次直播没有直接夸吉利的汽车也没有直播带货,而是讲述了个人创业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这一点或许是受到俞敏洪的影响,最开始直播时俞敏洪也没有直播带货,而是大谈教育和认知等话题,成功吸粉无数,造就了后来东方甄选。 李书福将“直播首秀”选在了第一辆吉利汽车诞生地、开办第一所吉利学校的浙江台州临海,这是“为老百姓造买得起的好车”梦想开始的地方,寓意非凡。此前李书福那句“汽车不是有钱就能玩的简单买卖,必须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需要知识、经验与时间的沉淀。”已经成为汽车圈的人间清醒。而他强调的“中国要从制造业大国走向制造业强国,必须掌握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更是对汽车圈的忠告。  接着,吉利在2024年第一季度,以3.5%的全球市场占有率,反超比亚迪成为全球第十大车企,在2023年3.1%的全球市场占有率上大幅提升,其中中国市场份额8%,欧洲市场份额3%。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吉利控股集团销量为73.84万辆,同比增长44%。比亚迪则由2023年的3.5%全球市场占有率下滑至3.2%。此外前20的汽车品牌中,奇瑞集团、长安集团以及上汽集团分别以3.0%、2.6%和1.7%的份额位列其中,在众多入围中国汽车品牌中,吉利集团位居第一。  近日,李书福第9家上市公司诞生。5月10日晚,吉利旗下极氪汽车(NYSE:ZK)在纳斯达克上市。从成立到上市,特斯拉用了7年,蔚小理则分别用了4年、6年、5年,而极氪只用了37个月,刷新了中国新能源车企业史上最快的上市纪录,也成为继蔚小理之后第四家美股上市的中国新能源车企。 更让李书福欣喜的是,极氪上市当日,股价涨幅高达35%。极氪美股的强势也带动了吉利集团港股股价的微涨,截至5月13日收盘,吉利集团港股报收9.940港元,总市值1000亿港元
      288评论
      举报
      吉利反超比亚迪,李书福的野望到底有多大?
    • BT财经BT财经
      ·05-14

      雷军和小米的“营销师傅”竟然广告翻车了?

      擅长营销的苹果公司竟然为它的广告道歉了。 苹果最新的广告翻车了。在近日的新品发布会上,苹果播放的一条广告引发争议甚至批评。这条名为《Crush》的广告宣传的是苹果公司的新款iPad Pro。 它展现的场景是这样的:伴随着Sonny&Cher的经典歌曲《All I Ever Need Is You》,一台碾压机缓缓落下,将乐器、电视、书籍、颜料罐、相机、雕塑等物体压碎,随着机器升起,新款iPad Pro出现在屏幕中央。 显而易见,这条广告想要传达的含义是新产品蕴含强大功能,同时也更薄。但就是这样一条广告,引起了部分消费者的不适。批评的声音认为,它传达出了一种技术力量毁灭人文创意的隐喻——十分有技术决定论的意味。相关话题讨论里,不乏“令人恶心”、“心碎”、“不适”、“自私”等评价。更有称为“人类体验的毁灭,硅谷出品”。 目前,苹果已经取消了该广告的电视播出计划。这条广告曾在苹果中国的视频号上播放,当下也已被删除。 紧接着苹果公司负责营销传播的副总裁Tor Myhren发表了一份道歉声明,声明中表示:“创造力是苹果的基因,设计能够激发全世界创造力的产品对我们来说极为重要。我们的目标始终是赞美用户通过iPad表达自我和实现创意的各种方式。这段视频没有切中要害,我们感到抱歉。” 要知道苹果一贯擅长塑造品牌调性,就连雷军和小米都一直模仿苹果的品牌宣传策略,没想到的是,数码界营销鼻祖苹果竟然翻车了。 数码界“营销鼻祖” 苹果公司无疑以其独特的品牌调性引领潮流,让无数后来者竞相效仿,小米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要说数码界“营销鼻祖”,苹果公司当之无愧。1983年,当整个世界还沉浸在冷战的阴霾下,苹果却以一记营销重拳,敲开了未来的大门。《1984》——这部在同名年度超级碗期间震撼播出的广告,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宣言。它巧妙借用了乔治·奥威尔笔下的反乌托邦世界,将麦金塔计
      228评论
      举报
      雷军和小米的“营销师傅”竟然广告翻车了?
    • BT财经BT财经
      ·05-14

      雷军颠覆车圈,逼得奇瑞“老汉”开直播?

      现在中国车企有两大潮流,纷纷在海外设厂,传统车企大佬争相下场开了直播。 因为雷军造车的“鲶鱼效应”,越来越多的车企老板从幕后走到台前。最近汽车行业因为雷军、周鸿祎的直播吸引众多网友的关注,下场直播的车企老总越来越多。 从吉利董事长李书福直播对话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到奇瑞董事长尹同跃长达4个小时的直播,再到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以直播的形式展示长城汽车无高精地图全场景NOA、极越汽车CEO夏一平则请来百度CEO李彦宏,直播体验极越01。 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奇瑞董事长尹同跃比长城汽车的魏建军还大两岁,60岁的魏建军能够下场直播,62岁的尹同跃同样坐不住了。魏建军在参加小米新车发布会后进行了个人的第一次直播。凭借魏建军强大的个人IP和长城汽车的影响力,有超过1000万人在线观看了魏建军的直播。 一向低调的尹同跃邀请了同为安徽人的自媒体视频脱口秀《罗辑思维》主讲人、得到创始人罗振宇一起直播,要知道罗振宇可是拥有1000多万粉丝的超级大V,罗振宇和知名汽车媒体人吴佩的助阵确实也让尹同跃的直播吸引了更多关注。 尹同跃与罗振宇的这场直播,历时4个小时,在众多车企老总的直播中时长算是偏长的。但首次直播的尹同跃表现多少有些拘谨,至于直播的原因,他倒是很坦诚表示是被新对手逼的。“向余承东学习,向雷军学习,亲自讲解、介绍产品。”正是小米、华为这样拥有强大互联网营销基因的才把这位一向不太喜欢出现镁光灯下的车企老总逼进直播间,尹同跃自我调侃道:“逼着我这六十多岁的老汉也出来了。” 小米、华为入局,带着手机圈的营销基因,在汽车圈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巨大流量,而这些流量可能是传统车企想要又很难获得的,于是长城、奇瑞、吉利这样不太注重网络营销的传统车企不得不下场来应对新的竞争,尹同跃的调侃话语,折射出年龄偏大的车企掌门人面对新形势的压力,比如61岁的李书福此前就对直播不太感冒。至于直播的效果如何,暂且不论,
      162评论
      举报
      雷军颠覆车圈,逼得奇瑞“老汉”开直播?
    • BT财经BT财经
      ·05-13

      金价暴涨,ESG才是中国黄金炼金术?

      【编者按】ESG报告一向被认为是投资领域新话题,但是很多投资者其实都读不懂。目前,多达近40%的A股上市公司会定期发布ESG年报,但也不排除一些上市企业把发布ESG报告当做例行公事。到底问题出在哪?黄金价格2024年以来涨势非常亮眼,消费掀起新一轮购金热潮之际,这个热门产业链的ESG管治水平也值得关注。本篇ESG报告解读以金饰行业龙头中国黄金( 600916.SH )为样本切入分析,一探究竟。  缓慢上行的黄金价格在2024年一季度突然按下加速键,海内外金价双双起飞,不断刷新历史纪录,沪金价格在4月中旬摸高到近580元/克。  金价连续走高,非但没有拦住消费者步伐,反而进一步激发了购金热情。一季度国内黄金市场“产销两旺”——中国黄金协会发布数据显示,当季全国共生产黄金139.184吨(含进口原料产金),同比增长21.16%;黄金消费量达308.905吨,同比增长5.94%。  纵观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可以分为开采冶炼、金饰加工等环节。在这一轮“产销两旺”的金价上扬周期里,几乎上下游每个环节都吃到了红利。  金饰消费龙头上市公司中国黄金( 600916.SH )4月28日晚发布2023年报,全年实现营收563.64亿元,同比增长19.61%;归属净利润9.73亿元,同比增长27.2%。同日发布的2024年一季报显示,当季公司营收182.51亿元,同比增长13.08%;归属净利润约3.63亿元,同比增加21.09%。可见,虽然营收、利润增速均略微下滑,但仍保持了较为可观的增长速度。  除了年报、一季报,当天发布的还有另外一份重要报告——《2023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  ESG评级领衔板块但仍有进步空间 中国黄金的ESG报告排版精美,近90页,属于A股ESG报告里中等偏上的篇幅,内容较为详实。&nbs
      148评论
      举报
      金价暴涨,ESG才是中国黄金炼金术?
    • BT财经BT财经
      ·05-13

      建设银行业绩按下暂停键,提前还贷逼停“房贷大行”?

      建设银行营收和利润一先一后落入了同比下滑区间。 继2023年估值乘着“中特估”的东风上台阶后,六家国有大行凭借优秀的分红和扎实的业绩,行情在2024年继续起舞。 虽然普遍飘红,但是相比来看,仍能分出高低。 没想到暂时排在竞争末尾的,是建设银行( 601939.SH )。 截至2024年5月7日收盘,农行、交行的年内涨幅亮眼;建设银行的涨幅不足10%,相对黯淡。从估值倍数来看,建设银行5.38倍的滚动市盈率也并不算高,排在六家大行的倒数第二。 市值近2万亿元的建设银行,暂时失去了市场的宠爱吗? 营收、利润先后失速 3月29日和4月30日,建设银行公布了2023年年报和2024年一季报。两份财报体现出,公司营收和利润一先一后落入了同比下滑区间。 先是营收下滑——2023年年报显示,建设银行2023年实现营收7697.36亿元,同比下滑1.79%,且下滑速度较前三季度加大0.52个百分点;归母净利润录得3326.53亿元,同比增长2.44%,不过增速也较前三季度下滑了0.67个百分点。国联证券3月31日的研报分析认为,虽然从信贷投放来看,贷款余额全年增加了12.59%,但是贷款收益率为3.82%,较2023年上半年又下滑了12个基点。最终,量增难抵价降。 随后又利润缩减——2024年第一季度,建设银行营收2009.28亿元,同比下降2.97%,且降幅较2023年年报继续加大;归母净利润录得868.17亿元,同比下降2.17%。 放在行业里看,一季度业绩受挫也是六大行遇到的普遍问题。尤其是工、农、中、建四家的营收和净利润均“双降”,息差的降幅也都在20个基点以上。 细看资产和负债端,能够看见更多经营细节。 2023年,建设银行资产同比增长10.76%,负债同比增长10.81%。这样总负债增速高于总资产增速的情况,说明负债仍有能力支持资产扩张。 细化到存、贷两端,二者的增速快慢却
      98评论
      举报
      建设银行业绩按下暂停键,提前还贷逼停“房贷大行”?
       
       
       
       

      热议股票